火锅圈进入猎杀时刻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杜中兵曾将餐饮的供应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供应链是采用西方的工业化、冷冻化的方式组织的,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供应链,这种供应链往往一个月配送一次,都是冷冻食材。
第二代供应链是随着中餐连锁店崛起建立的中央厨房模式。中央厨房虽然有了一定的个性化特点,但供应链的目的还是希望更简单高效地配合门店,并没有真正从做极致美味的产品出发。
第三代则是用需求倒逼供应链,如能冷鲜就不要冷冻、能天然就不要添加剂、能当天就不隔夜,只有能做到这些才是第三代供应链。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巴奴的食材从中央厨房到门店“一天一配”,除了集中采购肉类产品之外,巴奴的季节性产品有稳定供应商,依照前者的要求进行种植并采买。
从客观层面上看,巴奴主打食材新鲜的核心是靠供应链的创新,但若谈到供应链的灵活性,海底捞也不甘人后。
在此前堂食关闭期间,海底捞探索了多种特殊环境下的经营模式。2022年7月,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成立,打通“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试图在多元化业务模式下为企业创收。
而在去年已经获得共计8亿元B轮融资的蜀海供应链就曾脱胎于海底捞,这也是支撑这家餐饮巨头在海内外狂开上千家门店的关键。
现如今,蜀海供应链已成为一家第三方食材供应链全托管服务商,其服务的不乏太二酸菜鱼、丰茂烤串等知名餐饮品牌。
“海底捞强在供应链,蜀海供给能力强,这样火锅品牌对供给端的溢价能力就强,品牌对食品安全的掌控力也就越强。”一位业内人士对「摩登消费」表示。
而呷哺集团旗下拥有调味食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食品公司、羊肉制品加工的锡盟工厂等,也能进一步将产品价格打下来。
“例如呷哺在内蒙有肉类加工厂,这样就能把成本降下来,让消费者60元就能吃到一份带肉的套餐。这也是呷哺能推出多个品牌矩阵的原因。”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纵观火锅行业,无论是主打大众火锅市场,还是瞄准高端火锅消费群体,对供应链的提前布局都是一项隐藏实力。如果说短期内,客流和门店还是品牌们的关注重点的话,那么火锅市场的升级战必然要轮到对后端供应链的排兵布阵。
而打造供应链能力也将成为火锅品牌在“猎杀时刻”最关键的“杀手锏”。
毕竟,打通菜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路径,效率提高了,才能比同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编辑: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标签:海底,门店,供应链,火锅,品牌,亿元,计划,餐饮,市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