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此刻,中、美、巴西的一场世纪大博弈,迎来彻底反转?

新闻资讯 大豆,巴西,进口量,关税,美国农业部,美国大豆,美国,农产品出口,欧盟,食用油 09-10

✪ Fred Gale, Constanza Valdes, Mark Ash

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

✪ 慧诺 (编译)|文化纵横新媒体

✪ 迦然 (审校) | 文化纵横新媒体

【导读】近期,巴西总统卢拉率大型代表团开启访华之旅,据传代表团中涉农官员和商界领袖人数众多。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巴西在过去几年超越美国,成为中国大豆、鸡肉等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在全球农业贸易中,大豆是体量最大、交易最集中的领域:中国占据超过60%全球大豆进口量,对外依存度达85%,且仍在上升;与此同时,巴西和美国提供全球80%的大豆出口,占中国进口量90%以上。如此集中的大豆贸易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在此格局下,中国的大豆供给又是否安全呢?

在本报告中,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对全球大豆贸易格局作了深入回顾,并做出相应预测。本报告认为:为应对动物饲料蛋白质(豆粕)和食用植物油(大豆油)的需求,中国国内有利于大豆进口的关税结构、偏好谷物生产的农业政策、大豆压榨加工产业链的快速扩张,都推动了大豆进口的增长。在供给侧,美国更灵活的农业扶持政策刺激了美国农民积极转向大豆,而巴西在其内陆相对贫瘠的塞拉多地区开荒扩大产能,共同推动了近年来的供应增长。

本报告详细比较中、巴、美的大豆生产和运输成本,认为巴西和美国还将继续维持出口大国的地位。受限于较高的土地成本,即便是在广袤的黑龙江土地上,中国当前大豆生产仍依赖政府补贴和扶持,否则难以产生正向收益。巴西在塞拉多地区地区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运抵出海港口的成本却显著高于美国,总成本略高于美国。随着中方试图调整国内的大豆进口格局,巴西将是未来十年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然而报告也指出,要培养出下一个大豆出口大国(如阿根廷)所需自然资源、政策扶持以及国际市场环境很难同时获得,中国的海外产能投资也面临诸多障碍。由于巴、美的出口竞争,大豆价格已相对平稳并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虽然过去几年大豆贸易明显受到了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净出口增速放缓,但中、巴、美依然会处在一个相对均衡的三国集中格局。

本文为文化纵横新媒体原创编译“世界权力的迭代与重组”系列之三,编译自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报告(2019年6月),原题为《中国、美国和巴西在大豆贸易中的相互依存关系(《Interdependence of China, United States, and Brazil in Soybean Trade》)由于美方立场、议题设置等原因,本文仅反映局部信息,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辨析。

文化纵横新媒体·国际观察

2023年第9期 总第114期

中国、美国和巴西

在大豆贸易中的相互依存关系

引言

中国占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0%以上,而美国和巴西共同提供全球出口量的80%以上。本报告回顾大豆贸易“地理集中”背后的因素。在需求侧,本报告讨论中国对豆粕和大豆油不断增长的需求,其有利于大豆进口的政策,以及中国加工能力的快速增长。此外,报告回顾美国、巴西和中国的大豆生产趋势,比较主要国家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并分析面向中国的出口价格和进口支付价格的趋势和波动。结合当前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趋势,报告预测未来中-美-巴三国在大豆贸易上的相互依存仍将继续。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作者丹·摩根(Dan Morgan)在〈谷物商》(Merchants of Grain)一书中写到,美国和巴西占了大部分大豆出口,欧洲国家是主要进口国。摩根认为,这种地理上的集中鼓励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因为它促进了跨大洲的大豆采购、加工和运输。

四十年后,全球大豆贸易规模大幅增长,从1979/80年度的2800万公吨到2017/18年度的1.53亿公吨。美国和巴西仍占大豆出口的80%以上,推动贸易急剧增长的进口国则转变为了中国。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在2002年超过了欧盟,2017年则达到欧盟进口量的六倍。在20世纪70年代,摩根指出西方的几大粮商是大豆贸易的最关键参与者,而如今一些总部设在亚洲的新公司也在市场上非常活跃。

早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美国农业部就长期保持对中国大豆贸易政策的观察。此外,美国农业部对巴西和阿根廷等美国大豆和玉米的出口竞争对手也有持续跟踪,并且对巴西的农业生产结构和能力有深入的分析。在2016年,大豆及其产品的贸易量已经超过了小麦和粗粮,成为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农产品,占总额的10%以上。此外,分析师认为,近期全球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中国不断增加的大豆进口量。英国《金融时报》也将大豆称为“世纪作物”

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大豆贸易的规模及其地理集中度也让其备受关注。美国农业部的研究认为,受到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占比将逐步下滑到一个新的稳定量,价格也将在波动后逐步趋于平稳。虽然中-美-巴三国的大豆贸易依存仍将存在,但各国比重可能会发生变化。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预测(2019年数据)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预测(2019年数据)

简言之,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25%关税的主要短期影响是降低美国农民的大豆价格,并增加中国对巴西作为大豆供应商的依赖。在对美国大豆征收关税后的头几个月,巴西的大量大豆生产使中国能够将采购从美国转向巴西大豆,而对中国的采购价格影响很小。大豆价格低可能会诱使美国农民将大豆的种植转移到玉米和小麦上。在巴西和阿根廷,从中国采购商那里获得高价的农民预计会种植更多的大豆。

如果中国长期维持对美国大豆征收关税,其对大豆进口需求的增长将取决于拉美洲生产商扩大产量的能力。美国将需要为大豆寻找替代市场。中国也计划通过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乌克兰等新供应商那里进口的大豆、其他油类和膳食来取代美国大豆的进口。然而,美国农业部预测,从新的供应商那里增加大豆出口的潜力很小。打造新的大豆出口大国是一个缓慢而昂贵的过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成功。


编辑: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标签:大豆,美国,巴西,中国,农业部,数据,来源,豆粕,关税,进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