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宫崎骏,该说再见了?

新闻资讯 宫崎骏,吉卜力工作室,工作室,吉卜力,高畑勋,铃木敏夫,日本电视台,动画片,画风,董事 10-12

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沸沸扬扬的争议,一片静默中,日本最知名的动画工作室“吉卜力”的命运,就这样突然决定了。2023年9月21日,日本网络放送株式会社(即日本电视台)和吉卜力工作室共同发布新闻称,该电视台将收购一部分吉卜力工作室股份,收购后,吉卜力工作室将正式成为日本电视台的子公司。

这条新闻对动画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吉卜力工作室是日本最知名的动画工作室,是动画大师宫崎骏在1985年与伙伴高畑勋、铃木敏夫等人联合创办的机构。三十多年来,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工作室始终坚持使用传统的动画生产方式,缓慢而精致地生产带有宫崎骏、高畑勋等人特色的动漫电影,清新秀美的画风和极具特色的情节,不仅受到日本人的喜爱,也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但是在出色的成绩背后,吉卜力工作室一直在传出财务吃紧,缺乏继承人等新闻。近些年,因为高畑勋已经去世,宫崎骏已经82岁,而铃木敏夫也已经75岁,工作室更是一直试图寻找接班的管理人才,以保证工作室成员能安心创作,但尝试始终是失败的。

如今,加入日本电视台旗下,也算是让吉卜力拖了多年心病得到解决。不过,一间工作室被收购,终归意味着独立性的丧失。虽然日本电视台高层允诺,不会去碰触吉卜力工作室的创作自由,但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宫崎骏和他的伙伴真的老去,或者是继任管理者要听从其他股东的意见,必须更改创作方式时,吉卜力工作室或许就会改弦更张,而这也是影迷和业界人士最担心的事。

2019年10月7日,日本东京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图/视觉中国

2019年10月7日,日本东京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图/视觉中国

“吉卜力会解散的”

仅仅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吉卜力工作室就站上了世界电影的巅峰,成为与迪士尼比肩的世界级造梦工厂,这个成绩是不可思议的。但在辉煌背后,工作室多年来一直承受着外界的质疑,这些问题,随着高畑勋的去世,宫崎骏和铃木敏夫的衰老,逐渐暴露出来。在日本电视台宣布收购吉卜力之前,它的一些内部危机就已经显现,而这些危机的来源,与辉煌的来源是一致的,就是工作室的“主脑”宫崎骏本人。

首先,吉卜力工作室一直面临巨大的运营成本开支问题。因为动画行业普遍使用外包制度,很多画师都是为某一个作品临时雇佣的,但吉卜力为了团队运行稳定,成立后很快就开始实施花费更高的全职员工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要坚持使用高人力成本的手绘方式,一帧一帧创作动画片,其花费的成本是可以想象的。工作室也被曝出过经济危机,比如在早期作品《龙猫》制作时就发生过预算超支的情况,2014年,工作室更是因为资金问题停摆。据当时的日本媒体测算,吉卜力工作室的人工费用可能每年高达20亿日元(约1.2亿元人民币)。不过,幸运的是,这些问题都被善于运营的铃木敏夫逐一解决,最终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人才培养问题,这个问题,和工作室的灵魂人物宫崎骏过于严苛的个性息息相关。有人曾指出,吉卜力工作室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不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只需要执行导演思维的工具人。随着宫崎骏逐渐执掌吉卜力工作室的大权,他的性格缺陷也逐渐暴露——专制、工作狂、要求高,因此气走了不少年轻导演,其中就包括后来被外界认为可以担任接班人的庵野秀明和细田守,当然,还有亲儿子宫崎吾朗。此外,宫崎骏的搭档高畑勋在晚年也和他出现了分歧,因为酷爱创新的高畑勋不喜欢宫崎骏传统保守的作业方式,开始自行发展,但尝试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他一度长期拿不出新的作品,仅仅在2013年交出了一部收获好评的《辉夜姬物语》,票房也难抵成本。2018年,高畑勋去世,他的时代也随之完结。

随着年纪的增长,宫崎骏意识到了自己的性格给身边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他也努力去解决问题。2008年,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片《悬崖上的金鱼姬》中有这样一段情节:5岁男孩宗介的父亲是一位海员,常年不在家,宗介很孤独。直到有一天,他在海边捡到了金鱼姬波妞,才找到了能够带给他快乐的朋友。这个故事,是宫崎骏特意为儿子宫崎吾朗设计的情节,他把自己不停加班的孤独,对家人朋友过于苛刻的亏欠心情,全都融入了呕心沥血的作品之中。后来,他也开始亲自指导宫崎吾朗的电影,父子间依旧喜欢唇枪舌剑,却在合作中变得更加理解对方。他和自己曾经批评过的后辈庵野秀明保持着良好的师徒关系,在宫崎骏2013年的作品《起风了》中,庵野秀明也应邀回到吉卜力,献声为男主角配音。

尽管宫崎骏尝试去给新人机会,但是十年过去,吉卜力培养新人的计划还是彻底失败的。新人们要么出走,要么只能活在宫崎骏的阴影中。三十几年间,宫崎骏做到了完美地掌舵,让吉卜力这艘大船的风格不至于偏航,却也在过度控制中摧毁了其他画师的创造力。不过,理想主义的宫崎骏仍然没有妥协,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古典主义创作理想。既然没有接班人,他就继续燃烧自己,亲力亲为。他一次又一次宣布退休,想彻底休息,却一次又一次抵不住创作的诱惑而食言,回到那张小小的书桌前。

如今,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的AI动画创作,也改变着动画行业的格局。2023年,第一部AI生成背景和部分内容的动画短片《犬与少年》已经在日本诞生,这种创作方式大大减少了手工背景画师的工作量,也剥夺了他们的工作机会。高新科技的发展影响了很多日本动画创作者的心态,甚至有艺术系的学生为此感到悲观,跳海自杀。即便如此,宫崎骏还是没有放弃。他用自己已经苍老的双手,一笔一笔地给分镜剧本填上颜色。他相信自己的作品能够胜过冰冷无情的机器,并被观众读取。几年前,他曾经对着镜头强烈地表示出对AI绘画的厌恶,在他看来,那些东西没有灵魂,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他坚持自己制作精美动画的理念,在前辈手冢治虫去世之后,他也没有为逝者讳地公开表示,他依然觉得手冢治虫提出的那些理念加剧了动画制作的粗糙化,都是错的。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还是有什么东西在改变着宫崎骏的内心。2013年,动画片《起风了》作为宫崎骏当时自认为的封笔之作上映,人们发现,这部电影依旧是熟悉的宫崎骏风格,却少了几分奇幻浪漫,多了几分回忆、遗憾与现实。这个狂想家似乎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接受现实。

在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中,他也淡然地预言了吉卜力未来的命运。他说,吉卜力这个名字,其实是他随口起的,它就是一个名字而已。“未来很明确,吉卜力会解散的。”这不是冷血无情,而是因为他早已预料到吉卜力的未来,也决定将一切交给命运。他放弃了杂念,决定抓紧仅剩的生命时间,专心创作,与时代赛跑。而这,也正应了《起风了》中那句著名的台词: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

记者:仇广宇


编辑: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标签:宫崎骏,工作室,铃木,日本,动画,电视台,作品,自己的,宫崎,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