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蛋”到“混猪”,台媒批:民进党当局缺乏政策脑袋与执行力
尽管民进党已经“赔”上了一个台当局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但至今巴西蛋流向价差等问题仍然说不清楚,结果又冒出了美猪假标示事件,超过10万公斤美猪早已流向市面吃下肚,但台湾人全然不知。台媒指出,民进党主席赖清德日前才强调,要全面优化台当局数字公共服务,打造“公开透明的开放与智慧”的台当局,不料政策口号说得好容易,政策执行却做得坑坑洼洼。让台湾老百姓食不安居不住,根本问题,就是对台当局政策效能的没信心。
台湾“联合新闻网”今天(6日)发表文章指出,进口猪、进口蛋之所以要清楚标示,那是因为当年民进党当局坚持要开放含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国猪肉,信誓旦旦地强调会清楚标示、严格把关。民进党开放美猪,老百姓对美猪不信任,所以肉商为牟利才会想尽办法“洗产地”。进口蛋要“实质转型”变台湾制,就是台当局自己搞不清楚状况,台农业主管部门“误会”台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才会“巴西制”变成“台湾制”。不管是谁搞乌龙,反正台当局就是对出包的厂商开罚,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的政策错误。
台媒指出,美猪价便宜,肉商要“洗产地”就是因为民众不爱买美猪,也就是对台当局当年“严加把关”的保证不信赖,商人才会想“鱼目混珠”。开放美猪进口三年多,民众还找不回对美猪的信心,可见民进党再有本事“大内宣”,民众自有一把自寻食安的生存之道,。
文章表示,虽然民众对于这么多标示造假的食物感到生气,台“消基会”今年6月就举行过记者会,根据台“食药署”猪肉仪表板显示,美国猪进口总量高于法国猪,但台湾市面上却找不到标示美国猪产品。当时就质疑有洗产地现象,台“农委会”的辩解就是“实质转型”,进入了调制加工市场或加工餐饮通路,即使民众不想吃,其实也挡不住。台当局要求的“标示”对策其实只是求心安而已,一旦政策开放不限制,那进口食品会怎样,谁也管不了。台“食药署”也在宣称,台湾没有莱猪,因为近两年半台湾市场都没有检出莱剂,但民众信不信,那就是另一回事。
台媒指出,因为要追求所谓“智慧”,台当局司法机构下个月开始要试办“AI裁判”,吓得“立委”质疑会不会产生AI误判。就和台“食药署”一样,能靠食品云大数据分析,找到卖买方申报不吻合结果,进而追查到业者标示不实。固然是善用智慧政策工具,却显然没有可靠的政策执行效率,以至于超过十万公斤标示不实美猪都流出,民众早已吃下肚。这对策“食安保障”了什么,那只有天知道。台媒批评,这种乌龙事越多,赖清德“开放”的口号就越好笑。没有清楚的政策脑袋与执行力,民进党当局再用什么“大内宣”工具洗脑攻势,也难洗白错误政策的愚蠢,争回民众的信心。(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 整理报道)
编辑: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标签:台湾,民进党,政策,民众,台当局,当局,大内,才会,主管部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