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欧盟高官频访华,中欧能否“去风险”

新闻资讯 欧盟,中欧,欧盟委员会,王毅,欧洲,经贸,风险,博雷利,贸易逆差,冯仲平 10-21

访华行程两度推迟后,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终于在10月中旬成行。

除了与企业界人士会面、在北京大学演说,他此行主要是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双方既谈论了中欧关系、贸易局势,也讨论了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等国际热点,王毅形容这次对话“坦诚、深入,富有成效”。

◆德国大量车企在华开展业务。

德国大量车企在华开展业务。

眼下,宝马正在填写调查问卷。宝马一名发言人称,调查问卷要求其提供从中国出口的电动车的投资和制造能力等细节。默特尔表示,如果欧盟调查认为中方的补贴措施存在,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一举措最快将在调查启动后的9个月内施行。

德国车企对此倍感担忧,一旦走向施加惩罚性关税这一结局,中国会推出反制措施,这将对他们不利。默特尔对德国《汽车周报》表示,“我从不认为利用关税进行惩罚是可行方案,只要看一眼历史,就会知道,每个行动都会引发回应。”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并不讳言与法国在此问题上的分歧,他公开表示,法国曾大力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调查,但法国车企在中国汽车销量上远低于德国,在与中方就反补贴调查问题可能发生的针锋相对的升级中,法国损失较小。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援引业内人士的话总结说,“这项调查纯粹是法国的利益政治。”

这场调查的最终走向仍难预计。“目前中欧之间有博弈,欧盟内部也有博弈,因此很难说最后是什么结果。”冯仲平分析称,“十年前中欧曾围绕光伏产业发生贸易冲突,最后双方通过谈判解决了问题,其中德国的态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也需看到,冯仲平指出,如果调查以征收关税告终,可能会引起一场严重的贸易冲突。“中方的立场很明确,即没有进行补贴,如果欧洲不顾中国的实际情况,也不顾德国企业的反对,不仅会导致贸易冲突,中欧关系也可能会出现动荡。”

/ 亦凡


编辑: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标签:中欧,欧盟,中国,雷利,欧洲,贸易,德国,电动车,关系,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