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本次地震房屋倒塌如此严重?甘肃地震局原局长回应
这次地震后,可以根据当地不同场地条件
在充分调查后,进行适度的房屋抗震标准提升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的救援工作在12月19日下午3时已基本结束。截至12月21日,据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青海省应急管理厅,此次地震致甘肃113人、青海22人遇难;甘肃782人受伤、青海海东市198人受伤,12人失联。
目前,工作重点已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本周,积石山县将持续低温,最高气温在0℃左右,最低气温普遍在零下10℃至零下14℃。未来几天,除应急安置外,尽快对震中及附近地区房屋在震后的危险等级进行应急评估,是灾区民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2023年12月20日,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附近的杨洼村,村民们走过倒塌的房屋。图/视觉中国
重建要避开活动断层和地质灾害易发区
中国新闻周刊:本次地震震中地带的大河家镇受灾较为严重,当地的建筑特色是以木结构为主,震后发现,部分木顶土墙的房屋倒塌严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王兰民:木结构房屋关键要有抗震构造,从过去的地震经验来看,木构房屋倒塌,主要是因为木结构的连接问题,如果木梁和木柱之间的连接缺乏加固措施,面临地震时就有较大风险,但如果木构架的整体连接比较牢固的话,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还是比较好的。其实,大河家镇所谓木结构房屋,很多是土木结构,承重墙还是土墙,水平方向抗剪切能力比较差,因此灾后重建需要在木构架上采取相应的抗剪切措施,加强木构架的整体性和连接部位的牢固性。
中国新闻周刊:在房屋倒塌严重的情况下,下一步,马上就要面临灾后重建的问题。结合积石山这种特殊场地条件对抗震的要求,灾后重建的房屋应选择怎样的结构?积石山灾后重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兰民:我建议重建后的房屋应该是有上下圈梁、构造柱的砖混结构,这样的房屋结构抗震效果很好。尤其在农村地区,最好是集中重建,由政府来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设计和统一组织施工,这样能确保重建房屋确实达到抗震设防的要求,以往的经验表明,农民自建房可能出现诸多问题。
另外,需要政府层面提供充分的资金补助,支持农村建造抗震房屋。过去有农户因经济原因在重建时没有采取足够的抗震措施,因此灾后重建的关键是政府能提供专项重建补助资金,不同地区的补助标准,要根据当地农民的经济状况来确定,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可以适当提高一下标准。相较没有抗震构造的砖混结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后,成本只需要增加15%~20%左右,如果政府和农户自有资金相配合,这个重建成本可以负担。
中国新闻周刊:灾后重建还涉及到选址的问题。本次震中正好地处山区,很多村庄坐落在半山腰,房屋地基就建在边坡地带,地质结构不稳定,针对这些情况,你对于灾后重建选址有何建议?
王兰民:选址要注意两点:一是避开活动断层,尽量距离断层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因为靠近断层的地震动强度非常大,当然更不能横跨断层,否则房子抗震设计的标准再高也没用。二是要避开地震地质灾害易发区,对容易遭遇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地区要进行安全评价,达不到地震安全要求的地带要进行边坡加固。另外,这次青海发生的地基液化也属于地质灾害,当地村庄在过去建设时可能缺乏对这种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和认知,缺乏安全评估,这就给我们一个警示:存在这类潜在风险的地带都要进行安全评估。
中国新闻周刊: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距离震中不远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由于地震引发了局地“砂涌”现象,导致当地房屋受损严重,大量房屋被淤泥冲毁,据了解,由于现场淤泥量非常大,人工清淤搜救难度较大。为何会发生“砂涌”现象”?
王兰民:“砂涌”本质上就是地震后当地黄土液化引发的泥流。什么是地震液化?就是地震引起饱和土层的液化,过去在历史地震中有发生过,但相对比较罕见,例如1920年甘肃海原8.5级大地震,震后引发了达到9公里范围的黄土土体的滑移,掩埋了两个村子。这种灾害在2018年印尼帕鲁地震中也有发生,卫星影像记录到了那次地震中土体滑动的范围达到了一公里。
我目前正在研究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震滑坡,其中一种类型就是黄土液化引起的黄土土体的滑动,青海这次的泥流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这种灾害相对少见,因为要发生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地震动达到一定强度,就像这次积石山6.2级地震一样;其二是要有饱和土层,也就是黄土层里含水量比较高的土层,这种土层在地震的作用下才具备液化的条件。就像小孩在海边用脚踩沙子,保水的沙子越踩越软,最后就冒出水来了,那就是一种液化的现象。
中国新闻周刊:就在今年,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全面完成,普查涵盖各种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数据,甘肃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的如何?有了初步的普查数据后,下一步如何结合这些数据提高地区的抗震能力,将灾后重建转化为灾前预防?
王兰民:基于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数据,甘肃省住建厅正在对全省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目前不存在抗震风险的房屋;第二类是存在抗震风险的房屋,那么就需要加固;第三类是普查信息不准确或者还存在疑问的,需要进一步去核实。
未来在普查评估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根据普查数据在对需要提高抗震性能的房屋进行加固,但目前首要的难点在于资金,光靠基层政府可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需要国家和省级政府来共同筹集专项资金。旧有房屋的改造和加固需要一个过程,要分轻重缓急,哪个地区风险高,就优先改造加固,逐步推进。
编辑: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标签:石山,房屋,甘肃,大河,黄土高原,临夏,甘肃省,场地,地区,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