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化,凭什么PUA全世界
新闻资讯
▲法国巴黎圣母院(图/图虫创意)
18世纪末的英国激进改革领袖威尔克斯宣称,亲法的达官贵人已经不知道老祖宗是谁,而人民大众才代表了真正的盎格鲁精神。
在底层民粹浪潮的冲击下,资产阶级富人非常纠结,一方面他们乐见抵制法国进口商品,积极跟法国抢夺海外殖民地,另一方面,他们想进入阶级上升通道,又不得不接触法语和法国文化。
一部分贵族受到排外主义潮流影响,心态同样纠结。第四代切斯菲尔德伯爵,他按照惯例,送儿子到巴黎“壮游”,见见世面。送出去后,伯爵又焦虑了,担心儿子染上了法国人的坏习惯,怕这怕那,写了好多封信,再三告诫儿子,你是个英国人,你不能忘了自己的老祖宗,别成了“假洋鬼子”。
但是伯爵自己的信里却把法语写得十分溜,英语句子中不断夹杂法语单词,甚至引用法国民间谚语,可见其熟练。
一边抵制法国,一边用法语日常写作。
这叫什么?这叫畸形的爱啊。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引进欧洲先进文化,收藏拉斐尔的作品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草图,聘请尼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装饰白厅宫宴会厅天花板。查理资助意大利风格建筑师依理高·琼斯,宫廷经常演出法国意大利戏剧。
英国本土的艺术家,借鉴欧洲,积极参与交流活动,在文艺竞赛上,逐渐赶了上来,到19世纪的时候产出透纳等艺术家。维多利亚黄金时代,英国不仅国力昌盛,而且也成为建筑绘画方面的艺术中心,不再是没文化的约翰牛。
包容开放促进国家进步,民粹导致社会故步自封,这是古往今来的一个规律。
编辑: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标签:法语,法国,英国,巴黎,英语,欧洲,创意,文化,美国,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