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当中国海军穿过英吉利海峡

新闻资讯 海军,清政府,舰队,英国,战舰,英国人,李泰国,中国海军,战列舰,英国海军 08-19

1863年6月,英国纽卡斯尔军港,煤烟遮天蔽日,一支强大的舰队正在启程,准备驶往中国。

虽然舰队的水兵都是英国人,但桅杆上悬挂的,却是一面大清军旗。

这,就是中英联合舰队,中国尝试建设现代化海军的起点。

而谁能想到,这次尝试,将会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

事情,还要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说起。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蒸汽动力风帆战舰,让清朝感到震惊和恐惧,中国的水师帆船对上英国军舰,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只能眼睁睁看着一艘一艘被击沉。

自此,清朝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建立一支近代海军的重要性,但清朝嘛,一直是不拍屁股不走,所以这一提议在一番番研究和讨论之后,再无下文,一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1861年12月9日,太平军攻占杭州,兵锋直指上海。

清政府得到的情报显示,太平军打上海的目的,是“取百万置买火轮二十个”,然后从海路直捣京津。

朝野一片哗然,毕竟英法联军从大沽口直捣北京的阴影还没散去呢,总理大臣奕䜣惊呼:“发逆已有购买轮船之事”“更恐滋蔓之势,延及北洋三口!”

于是,奕䜣紧急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分别致函江苏巡抚薛焕,两广总督劳崇光,福州将军文清,命令迅速筹款安排购舰事宜。

找谁购舰呢?

自然是英国。

我们都知道,英国在对抗西班牙舰队的过程中,开创了现代海战的先河,不打接舷战,不肉搏,直接用炮在远距离上轰,就能彻底赢得海战胜利。

也就是靠着这一招鲜,英国先是干翻了西班牙,然后又在100年的时间里,陆续击败了法国和荷兰,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正如英国人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一书中所言,这一胜利“如同一个耳语一般,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耳中:即便是资源和势力都极为有限的小国,只要控制了海洋,照样可以赢得和守住巨大的海外领土”。

从此,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拦英国在海外掠夺殖民地了。

而为了维持各个殖民地的统治,英国必须建设一支全球布武的海军,来实现海军、殖民地和海外贸易三大要素的有序循环:

殖民事业和海外贸易需要强大的海军保护。

海军的海外基地需要辽阔的殖民地提供。

而海军建设和殖民地拓展,又需要巨额利润的海外贸易提供充裕的财源。

可以说,没有海军,就没有日不落帝国。

所以,英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海军建设,以至于维多利亚女王下令,拿出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来建设海军。

不得不说,有钱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从殖民地和西班牙人手中抢来的真金白银,让英国顺利完成了风帆战舰到蒸汽风帆战舰的更新换代,到了1860年,英国已经拥有5支大舰队实现全球存在,舰只数量高达400多艘,而且大部分都是新锐的铁甲蒸汽战舰,不仅数量远超世界其他国家,而且质量也遥遥领先。

有这样世界第一的海军做样板,自然也就成了大清建设海军的第一选择。

但是,怎么买军舰?找谁买?怎么付款?怎么接舰?都是清政府完全没概念的事情。

于是,清政府就委托海关税务司的李泰国在回英国休养时,顺便帮中国买船。

而走到这一步,如果从1840年算起,中国人用了整整184年。现在,终于轮到英国人站在岸边,看着海上那樯桅如林的外国战舰了。

对于“洋人巨舰”的到来,英国政府如临大敌,专门派了一艘23型导弹护卫舰全程跟随。

意思是,我盯着你呢,千万别像我去南海“自由航行”那样对我啊!

只是,23型导弹护卫舰那小身板,在7000吨的052D面前,就像个笑话。

1953年,中国海军只有几艘小炮艇的时候,都不曾怕得英国海军,现在,攻守易势矣!岂会怕得?

中国军舰从英国家门口过,他们只是有点不习惯而已,相信在未来,他们早晚会习惯的。


编辑:广州明生医药有限公司

标签:英国,海军,舰队,中国,英国人,军舰,清政府,一支,中国海军,泰国